中醫名言集錦
治風先治血,血行風自滅。治風先治血,血足風自熄。
人之所病病疾多;醫之所病病道少。
世上只有不知之症,沒有不治之症
見肝之病,知肝傳脾,當先實脾
扶正即所以祛邪,祛邪即所以扶正
六腑以通為補
少年進補,老來吃苦
心主血、脾統血、肝藏血
暴怒傷肝,五志化火
上工(高明的醫生)治未病,不治已病
夫業醫者,當先明臟腑……治病不明臟腑,何異于盲子夜行﹗──清 王清任《醫林改錯》
緩則治其本,急則治其標
治急性病要有膽有識
治慢性病要有方有守
──岳美中
風為百病之長
痛則不通,通則不痛
六腑以通為用
行欲方而智欲圓,心欲小而膽欲大
胃以通為補,脾以健為運
留得一分津液,便有一分生機
不為良相,則為良醫
凡藥能逐邪者,皆能傷正;能補虛者,皆能留邪……于此知無藥之不偏矣……何必朋參 而仇硝黃哉。──莫枚士《研經言‧用藥論二》
夫病有宜補,以瀉之之道補之;病有宜瀉,以補之之道瀉之
──程杏軒《醫述‧藥略》
必先歲時,勿伐天和
氣聚則塞,氣散則通
是痛之休作由氣聚散也
故治疝必先治氣       --金翼匱
邪在脾胃,陽氣不足,陰氣有余,則中寒腸鳴腹痛             ------靈樞?五邪
善言天者必有驗于人 善言古者必有合與今 善言人者必有厭與己
大醫精誠.
不知易,不足以言太醫。
學到知羞處,方知藝不精。
熟讀王叔和,不如臨証多;臨証多,更要熟讀王叔和。
學醫從"傷寒論"入手始而難既而易,從后世分類書入手初若易繼則大難矣。
治病必先識病,識病然後議藥,藥者所以勝病者也。識病,則千百藥中任舉一、二種用之且通神;不識病,則歧多而用眩。
久立傷骨,久坐傷血,久視傷神,久行傷筋 ,久臥傷氣。
養生在動,養心在靜
修和無人見 存心有天知。
疾雖久,猶可畢也。言不可治者,未得其術也。
醫為仁人之術,必具仁人之心。
學不博無以通其變,思不精無以燭其微。
藥為治病之器,可以除疾,亦可殺人。若知之不詳,用之不的,小錯則貽誤治療,大謬則關係性命。故醫者于藥不可不精。
讀仲景書,須于無字處求字,無方處索方,方可謂之能讀。
陰平陽秘,精神乃治。
用藥難,識証難。
博學之,審問之,慎思之,明辨之,篤行之。
醫貴乎精,學貴乎博,識貴乎卓,心貴乎虛,業貴乎專,言貴乎顯,法貴乎活,方貴乎純,治貴乎巧,效貴乎捷。知乎此,則醫之能事畢矣。
話傳三遍假成真,藥方抄三遍吃死人。
清瀉不用醫,餓到日沉西。 撐痢疾,餓傷寒。
瘡大瘡小,出頭就好。
不服庸醫藥,勝請中流醫。
吃藥不忌口,枉費大夫手。
久病成良醫。
春捂秋凍,無病無痛。
白露身不露,寒露腳不露。
痘要結,麻要泄。
壯水之主以治陽光,益火之源以消陰翳。
壯火食氣,少火生氣。
善補陽者,必于陰中求陽,則陽得陰助而生化無窮;善補陰者,必于陽中求陰,則陰得陽勝而泉源不竭。
人受天地之氣生,天之陽氣為氣,地之陰氣為血,故氣常有余,血常不足。──朱丹溪〈格致余論〉
見痰休治痰,見血休治血,
見汗不發汗,有熱莫攻熱;
喘氣毋耗氣,精遺勿澀泄,
明得個中趣,方是醫中傑。
──明‧李中梓《醫宗必讀‧腎為先天本、脾為后天本論》
十問
一問寒熱二問汗,三問頭身四問便;
五問飲食六問胸,七聾八渴俱當辨;
九問舊病十問因,再兼服藥參機變;
婦人尤必問經期,遲速閉崩皆可見;
再添片語告兒科,天花麻疹全占驗。
──清‧陳修園《醫生實在易‧問証詩》
凡醫者之于病患,必事事體貼,如若身受之,而后用藥無誤
醫之為道,全在身考。
──清‧徐靈胎《慎疾芻言‧用藥》
暴眩為風火與痰,漸眩為上虛氣陷(陳修園"醫學實在易")
土虛木必搖(尤在涇"靜香樓醫案")
肝風上升于巔頂,原屬陰虧;
痰濁彌漫于中宮,多因脾弱.(王旭高"王旭高醫案")
諸風掉眩,皆屬于肝(內經"至真要大論")
無虛不能作眩(張介賓"景岳全書")
無痰則不作眩("丹溪心法")
正氣存內,邪不可干,邪之所湊,其氣必虛﹗
天人和一。
見病醫病,醫家大忌﹗
病有標本,多有本病不現而標病見者,有標本相反不相符者,若見一証即醫一証,必然有失。唯見一証,而能求其証之所以然,則本可識矣。
──明‧周慎齋
治病必先識病,識病然後議藥。
──清‧喻嘉言《寓意草‧先議病后議藥》
病經議明,則有是病即有是藥,病千變藥亦千變。
必伏其所主,而先其所因。
──《素問‧至真要大論》
張景岳注雲︰“必伏其所主者,製病之本也。先其所因者,求病之由也。”
有諸內必形諸外,觀其外可知其內。
──清‧周杓元《溫証指歸‧望色論》
病痰飲者,當以溫藥和之
──張仲景
舌以候元氣之盛衰,苔以察病症之淺深。
──清‧俞根初《重訂通俗傷寒論‧傷寒脈舌》
辨舌質,可訣五臟之虛實;視舌苔,可察六淫之淺深。
──近代‧曹炳章《辨舌指南‧辨舌總論》
觀舌本,可驗其陰陽虛實;審苔垢,即知其邪之寒熱淺深也
──清‧章虛谷《醫門棒喝》
謹察間甚,以意調之,間者並行,甚者獨行。
──《素問‧標本病傳論》
張景岳注雲︰“病淺者可以兼治,故曰並行。病甚者難容雜亂,故曰獨行。”
寸尺弱,勿汗
寸脈弱者,不可發汗,汗則亡陽;
尺脈弱者,不可發汗,汗則亡陰。
──清‧程鐘齡《醫學心悟‧醫門八法‧論汗法》
汗也者,合陽氣、陰精蒸化而出者也
汗之為物,以陽氣為運用,以陰精為材料。
──清‧吳鞠通《溫病條辨‧汗論》
陰虛之熱者,宜壯水以平之;無根之熱者,宜益火以培之.
──《景岳全書‧寒熱》
治上消者,宜潤其肺,兼清其胃;治中者,宜清其胃,兼滋其腎;治下消者,宜滋其腎,兼補其肺.
──《醫學心悟‧三消》
內之証或不及其外,外之証則必根于其內。
──現代‧明堅《醫林掇英‧外病求內在之根源》
治外感如將,治內傷如相。
──清‧吳鞠通《溫病條辨‧雜說‧治病法論》
治外感如將,貴在猛峻;治內傷如相,貴在圓通
症者征也,瘕者假也。
征者成形而堅定不移者是也;
假者無形而可聚可散者也。
──明‧張景岳《景岳全書‧婦人規‧症瘕類》
症瘕與積聚異名同病。
症者,有形可征,堅硬不移,痛有定處,病屬血分;
瘕者,聚散無常,推之可移,痛無定處,病屬氣分。
積‧聚
積者積壘之謂,由漸而成者也;
聚者聚散之謂,作止不常者也。
──明‧張景岳《景岳全書‧雜証謨‧積聚》
積血聚氣
積者,推之不移,成于五臟,多屬血病;
聚者,推之則移,成于六腑,多屬氣病。
──清‧程鐘齡《醫學心悟‧積聚》

木熱則流脂,肝熱未有不見痰者﹗
心腎‧虛寒虛熱
取心者不必齊以熱,
取腎者不必齊以寒;
但益心之陽,寒亦通行,
強腎之陰,熱之猶可。
──唐‧王冰《素問‧至真要大論》注文
表‧裡
病在于表,毋攻于裡,恐表邪乘虛陷入于裡也;
病在于裡,毋虛其表,恐汗多亡陽也。
──明‧李中梓《醫宗必讀‧辨治***論》
外感法仲景,
內傷法東垣;
熱病用河間,
雜病用丹溪。
──明‧王綸《明醫雜著‧醫論》
嘔苦知邪在膽,吐酸識火入肝。
──清‧李用粹《証治匯補‧胸膈門‧嘔吐》
膽熱移腦為鼻淵;
肝熱轉肺為鼻痔。
──清‧王旭高《環溪草堂醫案‧諸竅門》
心腎‧虛寒虛熱
取心者不必齊以熱,
取腎者不必齊以寒;
但益心之陽,寒亦通行,
強腎之陰,熱之猶可。
──唐‧王冰《素問‧至真要大論》注文
表‧裡
病在于表,毋攻于裡,恐表邪乘虛陷入于裡也;
病在于裡,毋虛其表,恐汗多亡陽也。
──明‧李中梓《醫宗必讀‧辨治***論》
外感法仲景,
內傷法東垣;
熱病用河間,
雜病用丹溪。
──明‧王綸《明醫雜著‧醫論》
嘔苦知邪在膽,吐酸識火入肝。
──清‧李用粹《証治匯補‧胸膈門‧嘔吐》
膽熱移腦為鼻淵;
肝熱轉肺為鼻痔。
──清‧王旭高《環溪草堂醫案‧諸竅門》
肚腹三裡留
腰背委中求
頭項尋列缺
面口合谷收
----四總穴歌
凡血枯經閉者,當求生血之源,源在胃也;
而嘔血吐血者,當求動血之源,源在臟也。
──明‧張景岳《景岳全書‧雜証謨‧血証》
右脈不足,補氣藥多于補血藥;
左脈不足,補血藥多于補氣藥。
──明‧汪石山《石山醫案‧營衛氣血論》引朱丹溪語
諸見血,身熱脈大者難治,是火邪盛也;
身涼脈靜者易治,是正氣複也。
──元‧朱丹溪《丹溪心法‧吐血》
凡治血証,須知其要;
而血動不由,惟火惟氣耳。
──明‧張景岳《景岳全書‧雜証謨‧血証》
一切不治之証,總由不善祛瘀之故。
──清‧唐容川《知証論‧吐血》
朱丹溪:氣血沖和,萬病不生,一有怫郁,諸病生焉
氣實者氣必喘粗,聲音壯厲;
血實者血必凝聚,多痛且堅。
──清‧徐靈胎《雜病源‧虛實》
學醫從《傷寒》入手,始則難,繼而大易,從雜症入手,始則易,繼而大難。
瘀血化水,亦發水腫,是血病而兼水也。
──清‧唐容川《血証論》
血不利則為水。
──東漢‧張仲景《金匱要略‧水氣病脈証並治》
安谷則昌,絕谷則亡。
──明‧李宗梓《醫案必讀‧腎為先天本脾為后天本論》引語
后天資生,納谷為寶。
──張錫純
凡水腫等証,乃肺脾腎三臟相干之病。
蓋水為至陰,故其本在腎;水化于氣,故其標在肺;
水唯畏土,故其製在脾。
──明‧張景岳《景岳全書‧雜証謨‧腫脹》
別陰陽于疑似之間,
辨標本于隱微之際;
有無之殊者,求其有無之所以殊;
虛實之異者,責其虛實之所以異。
   __元‧朱丹溪《丹溪心法‧審查病機無失氣宜論》
謹守病機,各司其屬。
──唐‧王冰《素問‧至真要大論》
痰)在肺則咳,在胃則嘔吐,在心則悸,在頭則眩,
在背則冷,在胸則痞,在脅則脹,在腸則瀉,在經絡則腫,在四肢則痺。
──清‧林佩琴《類証治裁‧痰飲論治》
肥人氣虛多痰,瘦人血虛多火。
──清‧程芝田《醫法心傳‧醫宜通變論》
百病多因痰作崇。
──清‧汪昂《湯頭歌訣‧礞石滾痰丸》
痰為諸病之源,怪病皆由痰成。
──清‧沈金鰲《雜病源流犀燭‧痰飲源流》
怪病是痰,十居***。
──清‧裴一中《言醫》引朱丹溪語
濕邪為病,緩而難知。
──清‧吳刊安《傷寒指掌‧濕症合參》
不明臟腑經絡,伸手動手遍錯
夫病之一物,非人身素有之也,或自外而入,或由內而生,皆邪氣也。擨氣加諸身,速攻之可也,速去之可也。
張子和《儒門事親》
邪之所湊,其氣必虛。留而不去,其病則實。
王旭高《王旭高醫案》
欲知病之難易,先知病之深淺。欲知病之深淺,先知病之部位。
寶輝《醫醫小草》
治病必先識病,識病然後議藥,藥者所以勝病者也。識病,則千百藥中任舉一、二種用之且通神;不識病,則歧多而用眩。
喻昌《寓意草》
諺雲十個醫,十個法,此言不然,病者只有一個病,自當只有一個法。
陸九芝《世補齋醫書》
凡治病治遺使邪有出路。宜下出者,不泄之不得下也。宜外出者,不散之不得外也。
周學海《讀醫隨筆》
考古人用藥,有攻病保躬兩途,攻病則或涼或溫,當取其偏,保躬則適其寒溫,宜用其平。
程杏軒《杏軒醫案》

1.人之所病病疾多,醫之所病病道少。
--------先秦 扁鵲 見《醫述》--------
2.善為醫者,行欲方而智欲圓,心欲小而膽欲大。
--------唐 孫思邈--------
3.不讀本草,焉知藥性?專泥藥性,決不識病;假饒識病,未必得法,識病得法,工中之甲。
--------金 張子和《儒門事親 卷十四治病》--------
4.仲景諸方,實萬世醫門之規矩準繩也,后之欲為方圓平直者,必于是取則焉。
--------元 朱震亨《局方發揮》--------
5.醫不貴于能愈病,而貴于能愈難病;病不貴于能言醫,而貴于能延真醫。
--------明 張景岳《景岳全書》--------
6.醫之為道,非精不能明其理,非博不能致其得。
--------清 劉仕廉《醫學集成》--------
7.醫是講學不是市道,故商賈貿遷之術無一書之傳,而醫家言則汗牛充棟。
--------清 陸九芝《世補齋醫書》--------
8.醫之事豈易言哉?非討論而悉其源,無以施臨証之功,非臨証而著其效,無以驗討論之力,二者未至,不足言醫也。
--------清 張文燮《醫效祕傳 張序》--------
9.學醫從《傷寒論》入手始而難既而易,從后世分類書入手初若易繼則大難矣。
--------清 陸九芝《世補齋醫書》--------
10.《內經》無論真不真,總是秦漢間書,得其詞組,即是治法;《傷寒論》無問全不全,茍能用其法以治今人病,即此亦已足矣。后學能識病,全賴此數書。
--------清 陸九芝《世補齋醫書》--------

1.學醫當學眼光,眼光到處,自有的對之方,此有說不盡之妙,倘拘拘于格理,便呆鈍不靈。
--------清 曹仁伯《琉球百問》--------
2.大約功夫到時,眼光中無相同之病。看一百人病,便有一百人方,不得茍同,始為有味。若功夫未到,便覺大略相同。
--------清 曹仁伯《琉球百問》--------
3.凡看病須要格分寸。諒病之分寸,而定藥之分寸,格成一方,看去增減一味不得。
--------清 曹仁伯《琉球百問》--------
4.凡少年人看病,心中必謂天下無死症,如有死者,總由我功夫不到,一遇難處,遂打起精神,與他格算,必須萬全而后止。學醫者,不可無此種興會。
--------清 曹仁伯《琉球百問》--------
5.凡臨証,須審病患情狀,酌配方藥。但記每方治某病便非。
--------清 曹仁伯《琉球百問》--------
6.大凡名家亦有偏處。當日雨田先生善用涼藥,非無用溫處,用至七分止矣;性天先生善用溫藥,非無用涼處,用至七分而止。兩家對待,各具至理。雨田先生曰︰一分熱邪不除,便為不了之病,易戕正氣。性天先生曰︰一分陽氣不虧,不受陰邪為病。當時兩家論治最好看,然亦須有學問去領會,無學問者安能識此奧旨,而兩家亦終不相通。
--------清 曹仁伯《琉球百問》--------
7.用古人之法,審其用法之時,得其立法之心。學無常師,擇善而從。
--------明 孫一奎《赤水玄珠》--------
8.臨病患于餓頃便處湯劑何敏捷乃爾,要惟有定識于平時,乃克有定方于片刻。
--------清 陸九芝《世補齋醫書》--------
9.學醫一道,既不能離開書本,也不能專靠書本,既要憑些經驗閱歷,也要懂得經籍要義。
--------近代 冉雪峰--------
凡陽虛多寒者,宜補以甘溫,而清潤之品非所定;
陰虛多熱者,宜補以甘涼,而辛燥之類不可用。
──明‧張景岳《景岳全書‧新方八略‧補略》
益火之源,以消陰翳;
壯水之主,以製陽光。
──唐‧王冰《素問‧至真要大論》注文
陰陽俱不足,補陽則陰竭,滋陰則陽脫。如是者,可將以甘藥。
──《靈樞‧終始篇》
“上下交損,當治其中”
──清‧葉天士
陰虛之甚者,先回其陽,繼而漸加補陰之藥,是無陰則陽無以化也;
陰虛之甚者,先補其陰,繼而漸加補陽之藥,是無陽則陰無以生也。
──清‧王三尊《醫權初編》
回陽之中,必佐陰藥;
攝陰之內,必兼顧陽氣。
──清‧葉天士《臨証指南醫案‧脫》華岫雲按
善補陽者,必于陰中求陽,則陽得陰助而生化無窮;
善補陰者,必于陽中求陰,則陰得陽升而泉源不竭。
──明‧張景岳《景岳全書‧新方八略‧補略》
春夏養陽,秋冬養陰。
──《素問‧四氣調神大論》
陰症似乎陽,清之必斃;
陽症似乎陰,溫之必亡。
──清‧顧松園《顧松園醫鏡‧格言匯篡》

五味入口,各有所走,各有所病.酸走筋,多食之,令人癃;咸走血,多食之,令人渴;辛走氣,多食之,令人洞心.辛與氣俱行,故辛入心而與汗俱出;苦走骨,多食之,令人變嘔;甘走肉,多食之,令人怋.推此,則知問其所欲五味,以知其病之所起所在也.------------- <<針灸大成>>
心中了了,指下難明
中醫是有意無意的騙子
            魯迅
李漢彪師傅傳草藥辨認秘訣
草木中空善治風,對枝對葉能治紅.
葉邊有刺皆消腫,葉中有醬撥毒功.
善診者,察色按脈,先別陰陽
太陰濕土得陽始運,陽明燥土得陰自安。
出入廢,則神機化滅,升降息,則氣立孤危。
通陽不在溫,而在利小便。
五藏六府皆令人咳,非獨肺也”《素問‧咳論》
“上焦如霧,中焦如漚,下焦如瀆”,“營出于中焦,衛出于下焦”《靈樞‧營衛生會篇》
中醫辯証
辨舌質可驗五臟之虛實,視舌苔可察六淫之深淺
--------近代.曹炳章《辨舌指南》--------
病不應脈,當思其病;脈不應病,當思其脈;藥
不應病,當思其藥。
--------清.杭世駿--------
証雖重而門類明白者,不須診脈亦可議方,証雖
輕而題目未定者,必須仔細察脈。
--------明.李榳《醫學入門》--------
濕病在表,一身盡痛;濕病在裡,一身不痛。
--------明.汪昂《醫方集解》--------
熱在上焦,咽乾口糜;熱在中焦,心煩口渴;熱
在下焦,便秘溺赤。
--------明.李榳《醫學入門》--------
凡病氣重,則小便必澀;病氣蘇,則便溺漸通。
--------清.程杏軒《醫述》--------
衛虛則外寒而栗,營虛則內熱而咳;營虛則咳傷
肺而唾腥;衛虛則寒入脾而吐涎沫。
-------《醫述》--------
逢節發病,必非議補之時。
--------清.陸九芝《世補齋醫書》--------
脈病患不病則病重,人病脈不病則病輕。
--------清.王孟英《王氏醫案譯注》--------
治病必先辨症,辨症須辨兼症,徐洄溪謂有一症
不具,即需審慎者,固難為見病治病、知常不知
變者道也。
--------清.費繩甫《孟河費氏醫案》--------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yuli16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